24、你怎么会在这里(1 / 2)

发现了叶红秀的意思, 江明智咳嗽一声,他心里很矛盾。

大队长好吗

好。

但是做女婿这有道坎啊,这可是侄女江翘的前任未婚夫, 这要是成了人言可畏啊。

所以他岔开话题“乐英, 你就跟着你表姐去吧, 顺道在村里转一转。”

郑乐英咧开嘴“好,谢谢三舅。”

发现外公和三舅一家对她都是真心的, 郑乐英不可避免的松了一口大气,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在火车上她没有跟那些同伴说起这边有亲人,就是担心长时间没有走动,感情已经生疏, 到那时候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些亲戚相处。

以前她跟着妈妈在军营里面生活,父母两边的亲戚都少来往, 到后来妈妈牺牲了,爸爸也转业了。

但是爸爸转业的是他老家,距离妈妈的家很远很远。

后来爸爸给她娶了个后妈进门, 跟这边的走动就更少了。

如果不是还有信件往来,就断了联系。

想到家里那边,郑乐英跟着表姐出门, 心情复杂。

下乡名单一报上去就无法更改了, 但是她那时候想的真的是远远的避开就好了。

再也不要见到那些她不想见到的人,想到她会出现在这里,不知道她那后妈和继姐怎么样了,哥哥肯定会难过, 难过她这么冲动。

想到这里郑乐英的鼻头不由得一酸。

江景瑜看着她的表情多变,估计她是想起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比如她报名下乡的原因。

对这点, 江景瑜的意思和江元同一样,先不问她,等她适应了再说也不迟。

现在人都已经来到这里了,又对这里什么都不熟悉,谈到那些敏感话题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等她适应了,情绪也缓和了,再慢慢谈。

这是个真的十五岁孩子,在后世,这么大的应该还在念初中,身上满是孩子气,还在家长的羽翼下好好上学呢。

走了一段,看表妹的表情和缓了一些,江景瑜才和她说话“乐英,我这么叫你可以吗”

“可以啊。”

“乐英,我给你说说上庄村吧,那边那座山,全是竹子,我们家里现在就有在那里挖的竹笋,腌制成酸笋味道不错,你回去后好好尝尝,我爸他很喜欢吃,你喜欢吃竹笋吗”

“那座山景翔经常去,挖野菜,摘野果子,你也可以去逛逛,那里没有危险的。”

“后面那座山不能去,连着山脉,小孩子、人少都不能去,你要是进山了,别去那里。”

姐妹两个一路说话一边往那边走去,有人看到了还会问一声,比如花大娘,她看到了,问“景瑜,这个小姑娘是谁怎么有些眼生,是你舅舅还是阿姨家的”

江景瑜“不是,这是我大姑姑生的女儿,她到我们这边插队下乡。”

花大娘一拍大腿“哎呀,这是明虹的女儿啊”花大娘上下打量“你不说还真没发现,是真的像,跟明虹小时候真像,一眨眼都过去这么久了,她女儿都长这么大了。”花大娘有些唏嘘,看着郑乐英笑的和善“你听得懂我们这边说话吧,你妈妈应该教了你。”

郑乐英慢慢开口“我听得懂。”虽然她说话口音是有差异,但是基本交流没障碍。

“我哥哥有的时候也会跟我讲这边的话,我们那里食堂有个阿姨也是易水县的人,她有的时候也会跟我讲。”所以她一直没落下。

花大娘很高兴“好好好,你们现在这是要去哪去你大舅舅家”

江景瑜“不是,是去大队长那里,手续还没办好。”

花大娘看了看江景瑜,又看了看郑乐英,咂咂嘴没说话。

想起来了,这应该是去办手续的,知青来他们这里有一些手续要办,但是吧,这江家的小姑娘又要跟大队长见面了,她真是有些不放心啊。

她之前托人跟大队长说了他们家的意思,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她不知道是传错了话,还是对方没听懂,这颗心不上不下的。

也就是大队长家里没有正经的长辈了,不然更好说话。

江景瑜“花大娘我们就先走了。”

花大娘回过神“好,不耽误你们了,去吧,我刚刚好像也看到几个面生的小年轻过去了,应该是一样的,这回来了几个啊。”

江景瑜“合起来三个。”

这一次分到上庄生产大队的年纪最小郑乐英十五岁,郭雪莲十六岁,朱文十八岁,他们三个都不是来自一个城市,但地理位置的是相近,如果要回家的话,他们三个有一大半的路程是一样的,是同省的同乡。

朱文和郭雪莲被顾向恒带去了知青大院安置,让知青大院的队长宋益教一教他们,收拾一下行李过去大队办手续,他就先把牛车驾回去了。

他们两个看到这里住房条件的时候,暗暗松了一口气,看着还是挺结实的,这一路看到的那些房子让他们脸色都白了,比起来这知青大院还是不错的。

男知青住厅子左边,女知青住厅子右边,其他的都是公用的。

现在来了两个新人,合计六个人,这里还住的下。

宋益看着他们“你们身上带的干粮应该在路上吃的差不多了吧等会去大队预支一部分口粮,等年底再抵扣,如果不预支的话,还可以跟乡亲换,你们想要怎么做”

郭雪莲“我们跟谁换都可以吗”

宋益愣了一下“要去跟一些家里有余粮的人家换,有些人家自己吃都不够。”

郭雪莲和朱文都沉默了。

他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知道谁家里有余粮

“当初宋大哥你是怎么做的”

宋益诚实回答“我是预支的,也有跟人交换的,都行,看个人情况,就是预支的话,要努力干活,不然等年底不够抵扣,也是要还钱的。”

朱文“那先预支一部分吧。”

郭雪莲看着灶台“大家是一起吃饭的吗”

宋益“对,其他人现在在地里干活,还没回来,我们是分工合作,男同志挑水砍柴,女同志打扫做饭,这里的菜地我们一起打理,收获也是共有。”

宋益说到这里停了口“好了,回头跟你们仔细介绍,先去大队,别让大队长久等。”

一路上宋益走在路上,也有不少人问宋益这是不是就是新知青,他都回答了。

朱文和郭雪莲看着他熟练的用这里的话跟村民交流,都有些佩服“宋大哥,你来这里多久了,学这里的话难不难”

宋益想起自己来这里的时候,脸上有些复杂“我来这里三年了,第一年的时候比较难,后来就很快了,跟这里的人多交流,说着说着就会了。”

到大队的时候,宋益看到了江景瑜,有些不自在。

他拜托她帮忙寄信,她推了回来,他明白这是拒绝了,他还没有示好却被拒绝,本来不想再见到她,徒惹尴尬,没想到这个知青亲戚就是她,这也太巧了。

宋益看了一眼江景瑜旁边的女知青,这是她表妹,真的有这么巧就恰好分配到外公所在的地方吗

不过是家里的一份爱女之心罢了,有家里人重视,都是下乡,生活是不一样的。

郑乐英多看了几眼宋益,这就是知青队长啊,也好年轻,可能就比她大几岁吧。

江景瑜看到了宋益,没有和他说什么话,也没有眼神交流,不知情的人看了只会以为他们不认识。

江景瑜向朱文道谢“我听乐英说,你们在火车上过夜的时候遇到了小偷,幸好你警醒叫醒了大家,不然可能就被偷了物件,谢谢你。”

朱文有些意外,连忙摆摆手“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当时恰好就醒了,注意到有可疑人士,喊了一嗓子。

“咳咳。”顾向恒走了进来“不好意思让你们等,来,把你们的文件拿出来”

江景瑜他们先到,先办。

江景瑜也问了“大队长,下地这个怎么安排”

三个年轻知青一起竖起耳朵。

顾向恒“刚来,今天先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天开始吧,你们之前应该没有下地经验,先做一些简单的,宋益宋同志会带一带你们,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多问,不怕做得慢,先做得好,然后再来追求速度。”

江景瑜“乐英也是跟知青大院一起行动对吗”

顾向恒“对。”

他问郑乐英“你要预支口粮吗距离下一次分粮食是年底。”

江景瑜“她暂时先不用,等有需要了再来预支是可以的吧”

顾向恒表示明白“可以,好了。”他把盖好章的文件还给郑乐英。

郑乐英“谢谢大队长。”

他们到的时候是早上,现在回去就可以做午饭了,走在回去的路上,郑乐英突然想起一件事“咦,大家刚刚都在家,请假了吗”

江景瑜“我爷爷请假了,其他人还是下地了,中间抽空回来的。”

特意今天申请去做一些比较轻松的活,时间就比较宽松。

只要能完成任务,或者有人帮忙,记分员也不会扣工分。

为了迎接这个远道而来的表妹,他们家中午的饭菜比较丰盛。

材料已经准备妥当,就等江景瑜掌厨了。

用一些米一些豆子焖的干饭,还有豆腐蛋花汤、麻婆豆腐、豆角炒蛋,还有一条清蒸鱼。

这鱼是江景腾费了不少功夫,把一个小水洼的水都给掏干净了才抓来的。

这桌饭菜比郑乐英想象的好。

而且饭菜做的也好吃,她吃了三碗饭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已经吃撑了,郑乐英有些不好意思的放下碗筷。

江元同笑着,“锅里还有呢,吃饱了吗”

郑乐英“已经吃饱了,好吃,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吃了这么多。”外公他们不会嫌弃她吧

当然不会嫌弃,“你还在长身体,不要饿着自己了,外公家不能顿顿大鱼大肉,但要说吃饱还是没问题的,厨房那里有红薯、红薯干,我们自留地种的也都是红薯。”

郑乐英乖乖的应了。

江元同“饱了歇会儿,待会儿午睡一下,你房间还缺什么找你表姐。”

两个人都是女孩,年纪相差不大,更容易有共同话题,让外孙女更好的融入进来。

就现在这情况,也不知道孙女要在乡下待多久。

要是待的时间长了,越早融入越好。

江景瑜帮郑乐英把在外面晒的被子收进来,帮忙一起铺床,郑乐英很佩服江景瑜的厨艺,她会做饭,但做出来的饭菜味道平平,能煮熟,吃了不会拉肚子,但要说有多好吃吧,那真没有。

她表姐就大她几岁,她的厨艺却这么好了。

江景瑜笑了笑“我之前厨艺也一般般,某个时间段突然就开窍了。”

郑乐英“你是怎么开窍的呀”

江景瑜“以前我奶奶和我妈做饭的时候,我都在旁边看着,可能看多了,加上我特意淘了一些食谱来看,就这样厚积薄发吧。”

这样子吹自己江景瑜都有些不习惯,但是为了圆上这些差异,也只能这么去解释。

郑乐英恍然“原来是这样啊。”她有些可惜,这种厚积薄发她之前还真没有。

她小的时候是去吃食堂,大了以后一天有两餐也是吃食堂的。

她爸所在的是军工厂,隶属于部队那里的,工人要么就是军人转业的,要么就是军人的家属,那里是有饭堂的。

只要交了饭票和粮票过去就能在那里吃。

为了方便省事,很多人都是在饭堂解决,自己家里只有在加餐的时候才开火。

江景瑜“还吃得惯吗口味咸了还是淡了。”江景瑜突然想起来,涧城那边吃辣的很常见,他们这里吃辣的就没那么多了。

江景瑜“我之后做个辣椒酱,你要是觉得不够了,自己加。”

辣椒这东西江景瑜平时放得少,一个是江元同的肠胃不是很好,辣椒太刺激了,还有就是江景翔这个小孩子也需要注意,所以她做菜的时候辣椒就是点缀提味居多,要说有多辣,多过瘾,那得要另做一份。

另做一份她又嫌麻烦,她不是那种嗜辣的人。

听到她说做辣椒酱,郑乐英的脸上就是一喜。

床铺好了,江景瑜“累了吧,先睡一会儿吧,晚饭的时候叫你。”

郑乐英也是累了,铺好床,然后就这么躺平。

本来以为她睡不着的,结果闭上眼睛没多久,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直到傍晚,她是被香味勾醒的。

江景瑜拿了一些熏肉出来,说这是跟人换的,这东西可不便宜。

张流云塞给她两块钱补贴她,江景瑜不要,她硬塞,“听话,下次你看到了再买。”

江景瑜有些哭笑不得地收下了。

有了这些,炒菜焖饭的时候那菜盘子都油光滑亮的。

这时候,江明宗一家过来了,江元同特意让江景翔去叫他们过来的,他大姐的孩子这么远过来,他这当舅舅的得要知道。

他们一家被叫了也不敢空着手来,多多少少拿这些东西。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做到位。

江明宗看着这个外甥女,眼眶也红了“你长得跟你妈妈像。”

刘慧芝也看着这个大姑姐的女儿,心情有些复杂,要是大姑姐没去世,他们家肯定不是现在这个光景,大姑父现在都是管理层了。

只可惜,他们这边沾不到光,就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下乡了,后娶的那个还真厉害。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之前没有怎么相处过,聊了一会儿就走了。

郑乐英看大舅舅一家走了,松了一口气。

她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