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1 / 2)

惯熟的很呢,一个是康国公家的旁支康瑞,还有一个是皇爷养子,太师李章的孙子李敬圭。那康瑞是后半年才跟他们耍子的,他跟李敬圭混,算作半友半跟班。

陈大胜冲他们笑笑,一拉缰绳便过了街,下马,把马缰绳递到迎出来的掌柜手上问:“楼上人多么?”

掌柜连连鞠礼,陪着笑说:“不多不多,两位小爷大早上就来了,不让陌生人上去。”

陈大胜听了,这才愿意上楼。

这是燕京的四大街,临街的酒楼除了吃酒,还有个看热闹的功能。

李敬圭亲跑下来迎接,见了陈大胜便笑道:“今日也是巧,竟抓住一个清闲的陈飞廉。”

陈大胜也笑:“快过年了,你也不家里帮衬着?怎么就跑出来了?”

李敬圭闻言便一撇嘴:“我可跟哥哥不一样,我还没成家呢!我还好些,他们也不怎么罗嗦,你知道么?阿蛮昨日就进宫了,非要赖在宫里过年呢。”他挠下脑袋,露出一丝少年人的窘迫道:“就是那点旧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都没在家里长大,偏他们还想东管西管着,我就是坐在家里就别扭,不爱看母亲哭,就躲出来了,那你呢?”

陈大胜就笑着说:“干爹一个人在宫里,我在家里呆的不安生,就想宫里去看看。”

这话李敬圭一听便懂,就点点头对陈大胜道:“也是,伴伴那个脾气,也就是你了。”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一边推包厢的门一边问:“家里如何?老太太嫂夫人都安好么?”

陈大胜进屋:“劳你挂念,都好着呢,我们家过年简单,可不像你们府上……”

他这话还没说完,便听到街区一阵锣响,如此,便急步到了窗子面前,看着街那边远远的就来了一长溜囚车。

李敬圭也半坐在窗子,远看着上叹息:“这才第一年,就倒了一个开国候,你说桂益生怎么想的?”

他是皇爷养子,对这样的事情看多了,说话也冷淡,只要是反皇爷的,就全该去死。

倒是康瑞有些难过的说:“哎!过了年学里一开,就要少一群人了,桂翔他们还是不错的,脾气好,学问也好,诗文也做得了,比我强百倍,先生也常夸的,不像我们几个,就常被长辈说狗屁不通!”

陈大胜看着下面那一排站笼过去,一直看到女眷的囚车了,他的声音才伴着下面哭丧般的哭声道:“皇爷也不愿意的,不是他们过分一点余地没给留,又何苦大腊月动这样的刀子,老太后见天庙里吃斋念佛,最不爱这样的事儿。”

李敬圭没回头的问:“哥哥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