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一百九十七顶有颜色的帽子(1 / 2)

第一百九十七章

在新书出版前, 上一本书的潜力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

缪斯的泪水荣获了时尚界的赞誉,名声达到了最大化,有知名设计师表示有在里面获得灵感, 而且感谢作者全面开放版权,供所有人参考创意。有在国外追书的iic组织炒热度, 半年的国际影响力累积下来, 这本书得到了许多奖项,受到了法国人的认可。

英国文坛对此嘲讽,说是日本人对法国人舔靴子就当作耳边风了。不管是自娱自乐, 还是刻意营销, 它都已经满足了麻生秋也的初衷。

给兰堂的祖国写一本能受欢迎的。

战场的幽灵一经发布,日本文坛纳闷了, “读者”老师怎么越来越文艺范了,不搞所谓的爽文, 开始走严肃风格了

战场的幽灵的翻译者,仍然是“让尼古拉”, 着实证明了法国诗人“让尼古拉”和日本作家“读者”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位不写诗专门去干翻译工作的诗人, 让法国追捧起超现实主义诗歌的粉丝们哀怨不已。

比起, 他们更爱才华和灵性惊艳的法国诗歌啊。

那才是本国文坛的底蕴。

外国人写的再好, 也无法让法国文坛复兴, 不过看在战场的幽灵宣传的是反战精神,契合大众的想法, 不少自诩品味高的“让尼古拉”粉丝勉为其难地买了一本, 心里嘀咕着估计要放入书架积灰了。

然而当他们翻看这本书,会发现内容出乎意料的大胆,切入点新奇

“正如屠龙的勇士,终将变成恶龙。”

背景是一个隐约看得出是刚结束大战的世界, 那里面把全球大规模战役命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在1939年到1945年之间,创意很不错,把现实中的世界大战挪到了更早的时间线,避免了争论风波。

当他们看见二战公布的数据,法国的读者们不由产生一丝惊叹,因为有六十一个国家、超过二十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九千万余人。

战争的面积无法做完全统计。

战争损失超过五万亿美元。

战争结果是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

每一个数字触目惊心,冷冰冰地以官方口吻述说了战争的结果。

在文野世界,刚结束异能大战的欧美各国可不会把统计的数据说出来,法国的平民们甚至在舆论洗脑下,不知道具体的严重性,想要等到政府公开数据,最少是几十年后了。如今,他们通过这本,有缘看见过另一个普通人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结。

五万亿美元的损失放在二零零二年,虽然非常多,但是没有太过夸张,但是每个读者只要动一动脑子,换算一下半个世纪前的货币价值便知道了。

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的背景明明是该被一笔带过,作为理解故事设定的描述,却被对战争内幕感到好奇的法国读者们逐句。

和现实不一样,他们看到了欧洲各国的强大和兴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因是一战时期没有处理好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他们的眉头都在抖动,感受到文字里埋藏的一个庞大的世界观。

尤其是作者在客观地描述惨烈的一面,还点明了战争促动了某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份眼界和远见根本不是一般的作者可以有的。等到他们看到故事的主线,才惊愕地发现主角是一个法国死去的士兵,对方与自己的同伴们从战场上化作幽灵,无法解脱,徘徊在生者的世界。

这些士兵们日复一日地寻找救赎,怨恨着下达错误命令、送他们死的高官。士兵们却并不憎恨自己的国家,而是想要洗刷罪状,荣誉的死去,让家人们能够为他们而骄傲。

一开始,战场的幽灵们吸引了不少人来探寻。

有人想救他们,被他们拒绝了,他们只想要一个清白;有人想要送他们的尸骨回家乡,他们仍然摇头,流着泪说尸骨埋战场上理所应当的;又有人说愿意登报,给他们争取洗刷的机会,他们等啊,等啊,依旧没有等来那份机会,然后世界进入和平年代,社会上关于幽灵的热度渐渐地消退了。

战场的幽灵们有一个算得上领头的人,他提议,国家已经忘了他们,他们渴求的荣誉永远无法到来,所以他们应该找寻解脱。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杀死他们幽灵的人。

一心一意为国的英勇幽灵们,在战场的束缚下日益疯狂,他们困在了自己的心魔之中,对路过的旅人不再吐露自己的过去,而是不断地说

“杀了我吧”

“杀了我吧”

“如果你不杀我啊啊啊啊我们就会杀了你”

战场幽灵们的眼睛从麻木变得疯疯癫癫,开始了第一次的杀戮,之后便无法停止,他们忘记了生前为人的底线,露出绝望嗜血的一面。

英灵化作了怨灵。

最终,他们拉着想要救他们的人、想要杀他们的人一起离开了人世间。亡者的世界,天使怜悯地看着战场的幽灵们,冷酷地公布了审判。

恶大于善,罚入地狱。

安德烈纪德猛地合上了书,面色动容,不禁去看口袋里随身携带的圣经,他是信仰上帝的人,他坚持着率领部下们闯荡国外,寻找回国希望的是那一份信念自杀者,不能入天堂。

如果不能自杀,那便死于他人的手中,这本就是他的想法。

所以如果这么下去

他们会沦落到里“战场的幽灵”的地步吗

一个个疯狂地喊着“杀了我”,却毫不犹豫地杀死别人的场面,简直是最大的笑话,他们害死了靠近自己的人,沾了无辜人的血。

“我们也是幽灵啊。”

安德烈纪德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得不承认未来很可能会这样。

“渴望救赎,渴望解脱,谁能救得了我们”

他突然想起书本的最后一页,似乎还有作者的内容,怀抱着一丝希望打开,看见的是“读者”留给读者们的话。

献给所有的反战主义者,你们的坚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不要再给这个世界带来创伤了。

为死去的人祈祷吧。

来世,他们会生活在繁荣和平的年代,人人安居乐业,不会再有枪声炮火,他们只能在历史书和纪录片中看到战争的痕迹,好奇地问长辈“战争是什么我们去当兵,还能用到真正的枪吗”

每个人都这样单纯,便再无战争。

读者。

安德烈纪德看着文字喃道“战争是什么”

会有那一天吗

孩子们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从未触碰过枪支弹药,即使当兵也不会用真枪真弹,科技在发展,人文也在发展,所有人向往和平,在大势所趋之下,利益分子和国家掌控者也不敢轻易开战。

谁打出第一枪,谁就是国家的罪人

比起安德烈纪德包含对祖国亲人之爱和参战无悔之心的士兵的家书,这本战场的幽灵才是真正的反战。

安德烈纪德想到外界对士兵的家书的夸赞,突然无颜面对。

那些人认为士兵的家书是以士兵渴望归家为理由,宣扬反战的精神,实际上只是他们表达思念之情的方法罢了。

反战

安德烈纪德过去属于主战派。

他脱离社会太久,入伍后一直接受军队的教育,被培养成要为国争光的军官,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支持着这样的理念。

为什么,一夕之间就变成了反战派的天下是党派竞争吗

不是的

是人民厌倦战争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