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77章 第 77 章(1 / 2)

旷野之渡 金丙 11902 字 4个月前

林温离开火车站, 拖着行李,垂头丧气回到家中。林母突然见到她,惊道“不是说没有航班, 要晚两天吗, 怎么今天就回来了,你也不跟我说一声”

林温路上已经想好借口, 她嗫嚅道“我打听到可以坐火车, 坐了一天一夜回来的,怕你和爸爸担心, 所以我没提前说。”

“你这孩子”林母焦急, “路上要是出点事怎么办, 你这样我和你爸就不担心了”

林母一顿训斥和心疼,林温乖乖受着, 林母最后抱着她说“以后可不能这样”

林温点头“嗯。”

林母疼惜地摸摸她的脸“快去洗个澡, 妈妈给你做吃的, 你想吃什么”

林温不饿, 但她还是说“想喝点粥。”

林母笑着说“哎,你洗完澡就能吃。”

林温不见父亲在家,问道“爸爸呢”

“你爸啊,”林母说, “你爸去市里了, 明天下午回来。”

林父已经退休, 但他教育这块认识的朋友多, 亲戚孩子上学方面出了点问题,林父去南林市找老朋友帮忙了。

江洲站的下一站是南林站,半小时后火车再停,周礼将捡起的那张纸扔了, 随意在这站下了车。

他觉得那“小影后”有一点说得很对,他得自己挣钱吃饭。

当晚周礼在酒店将络腮胡剃了,第二天来到南林市一所初中的门口。有人坐在地上,面前摆了一块手写的纸板,上面写着凄惨的身世,周礼扫了一眼,进校门口的打印店印了几份求职家教的信息。

初中校门口,一个卑躬屈膝卖惨,一个不卑不亢向来往家长分发自己的简历,卖惨的赚得盆满钵满,求职者顶着烈日,后背衣服渐渐汗湿。

周礼近期身体不适,站了大半天嘴唇渐渐发白,这一个多月他暴瘦了十斤,穿着一身做旧款式的衣服,整个人看起来消瘦潦倒。

两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走出校园,一个穿着布鞋的男人说“这小伙子我上午过来的时候就看见他了,都站了快一天了。”

拿着教案的男人问“他在找家教工作”

“是,看他自己印的简历,他考上了宜清大学,但家里条件困难,所以他暂时休学攒学费。”

教案男人打量周礼,看到他那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男人点点头,感叹道“这要是真的,那就太可惜了,其实现在助学贷款办理起来很方便,何必耽误学业。”

“助学贷款只能解决自己读书的问题,家里要是也揭不开锅了呢”布鞋男人想了想,说,“我女儿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我又最不擅长数学,暑假的时候我就想给她请家教,但她舅舅非要让她去北阳市玩。”

教案男人笑说“来,我帮你掌掌眼。”

周礼低头咳嗽,从包里翻出一瓶矿泉水,还没拧开瓶盖,就见对面走来两个五六十岁的男人。

拿着教案的男人说他家孩子想请数学家教,问周礼接不接受出题测试,周礼把矿泉水放回去,让对方随意出题目。

教案男人手头正好有几道高中奥数题,周礼当场做出。

身世背景能作假,真材实料是作不了假的。

教案男人又检查了宜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考成绩单、身份证等等,确认无误,他冲布鞋男人点点头。

布鞋男人笑了笑,这才问周礼“我是江洲镇的,你这里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家教工作,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江洲”

江洲镇

周礼无可无不可“好。”

一小时后,周礼跟随布鞋男人来到江洲镇,知道周礼经济困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住宿问题,男人把周礼带去了郊区的平房,向他介绍“这是我家的老房子,上一任租客才搬走不久,你先在这里住下,租金的事以后再说。”

周礼当晚在这安顿下来,卧室书桌前的墙上一片雪白,夜里灯光偏暗,周礼看见墙上像有蜘蛛,凑近他才发现那是钉子留下的洞眼,被人涂鸦成了一只卡通小狗。

第二天傍晚,布鞋男人为周礼弄来一辆旧自行车,带他回家,为刚开学的女儿补习功课。

周礼跟在男人身后,来到一幢单元楼的三楼。防盗门进去有条过道,过道尽头的木门敞开着,周礼听见一个小女生的声音“爸爸,你回来了”

周礼眉头一动。

“哎”男人进门,笑呵呵说,“温温今天放学这么早啊,家教老师来了,你过来,先跟老师打个招呼。”

女生乖乖过来,礼貌叫人“老师好”叫完人,女生愣了愣,眉心微微蹙起,困惑地打量他。

周礼摸摸光洁的下巴,嘴角几不可见地上提。

因为家教老师是男生,林母没让林温关卧室门。

林温拉开椅子,站在桌子边,微张着嘴,皱眉打量这位据说因为家贫而暂时休学的家教。

家教这身衣服她很熟悉,前三天她看到某人两身轮换着穿,其中一身就是这款。

脱在门口地垫上的球鞋也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家教左腕上戴着的黑色电子腕表。

周礼也站着,他随意翻了翻书桌上的初三数学课本,漫不经心道“老实点,你要是敢拆穿我,我也拆穿你。”

“真的是你”林温惊愕。

吃得起贵价菜,住得起豪华酒店的人,此时此刻因为“家贫”休学,被她父亲领来给她做家教。

林温指着周礼,眼睛瞪得圆滚滚“你、你”

“你爸妈知道你有结巴么”

“你是骗子”

“比不过你。”

林温一哑,忽然心虚。

周礼坐了下来,拿笔敲敲课本,正色道“补课时间就一个半小时,还不抓紧”

林母在卧室外面张望,林温咬咬牙,低头坐到了书桌前。

这一个半小时,林温如坐针毡,焦眉苦脸,周礼兢兢业业,临走前林父林母还给他塞了一兜水果。

林温看到里面还有一小包贵价的樱桃,这樱桃还是她洗的,母亲总共就买了一点点,林温想给父母多留几口,之前也才吃了一颗。

林温愁肠百结,有口难言,眼睁睁看着周礼把她珍惜的樱桃带走了。

林温的补课时间是每周二四六日四天,每天补课时长一个半钟头,周礼要价不高,仅带一个学生,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

于是周礼又去了镇上的初中,重新印了几份简历。

这边他才发了几张纸,那边林温背着书包,低垂着脑袋,孤零零地朝校门口走来。

后面几个男生追逐打闹,一个个像是不会走路,歪歪扭扭围着林温打转。林温揪着书包肩带,加快步伐,张力威扯住她的马尾辫,喊道“哎哎,林温你慢点,我们几个请你喝奶茶啊”

边上一个男生问“你喜欢喝什么口味的,我给你去买”

“不要。”林温拽回自己辫子,脚步更加快,几近小跑出了校门,她一眼就看见了鹤立鸡群的周礼。

周礼虽然消瘦,穿来穿去也只有两身衣服,但他没了络腮胡的遮挡,长相无疑是格外耀眼出众的。

今晚不用补课,林温只看了他一眼,咬了下唇就跑开了,几个男生没有紧追,他们带着几分失落加无趣,说道“那我们自己去喝”

“有啥好喝的,甜不拉几的。”

“那去网吧吧”

“好,走走走”

周礼继续向家长发传单,校门口的油炸摊位前,几个女生挤眉弄眼地议论不休,眼神和嘴角俱是轻蔑。

周礼正好在摊位边跟一位学生家长说话,无意听了个大半,什么“骚气”,什么“勾引”,什么“最会装”,周礼望向林温离开的方向,对面的家长问他“那今天晚上先试一节课怎么样”

周礼收回视线说“行。”

周礼又接到了两份家教工作,教了几堂课,他难免会将三个学生互相比较。

二师弟和三师妹,一个调皮捣蛋,一个木讷懒惰,他教二师弟心烦,教三师妹无趣,到了大师姐家中,周礼总算来了点精神。

林父林母都是心善的人,他们家里有的,对家境贫困的补习老师也不会抠抠搜搜。

今晚的水果是车厘子,林母就买了半斤,全在一只盘里装着,给林温解馋的,他们不吃。

二老大方的把车厘子摆到书桌上,热情地叫周礼别客气。

周礼拿起一颗车厘子,缓缓送进嘴。

林温目光离开课本,跟屁虫似的,目送车厘子葬送进周礼的嘴里。

林温从来都不是小气的人,她家条件一般,但不至于吃不起一点水果,父母省给她吃,只是他们习惯了节俭。

可是面对伪装成穷人、并且随时可能拆穿她谎言的这位家教老师,她实在大方不起来。

林温小声问他“你还要逃学多久”

周礼说“我没打算再上学。”

林温一惊“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

“不上学你将来怎么办”

她下意识的不是怕“威胁”一直存在,脱口而出的仅仅是担忧。

周礼瞟向她,手指拨了拨盘中车厘子的杆子,过了一会儿,才拿起一颗。

这晚他总共吃了三颗。

四次补习结束,林温迎来初三开学的第一次周考,她原本处于中游的数学成绩,这回进步了足足六名,再加一把劲都能到上游了,林温不得不承认,周礼的做题技巧令人叹服。

这天林温放学晚。虽然才开学不久,但十月有校庆,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得排演一个节目,可班里女生完全不理她,需要的演出用品也只能她独自采购。

做完班级值日,林温上街购物,她们学生常去的就几家店,在店里,林温碰到隔壁班级也在采购。

她们三三两两,相互评价着挑选出的东西,最后投票多的获胜。

林温也在比较两款,一款价高但更好看,一款有些逊色但价格便宜。

老板娘笑着说“让你们班女生也来投个票”

话音刚落,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她招招手就有一帮男生扑过来咯,哪用得着我们班女生呀”

是班里一位女同学,林温进店的时候没注意到对方也在。

所有人目光齐聚她身上,林温血液上涌,面红耳热,她放下东西就走出了店。

但东西明天就要给老师过目,她一出来就后悔了,现在再回去,她双脚迟迟调不了头。

走到了街道尽头,林温忽然看见了周礼。

周礼依旧穿着身做旧款的衣服,微低着头等在一个鸡蛋灌饼的摊位前。他神情淡漠,林温却已经习惯了他这样的表情。

她莫名想起周礼在机场的种种,在酒店窗户边对她说的话,在火车上的一举一动。

林温慢吞吞上前,扯了扯周礼挎在肩膀上的包。

周礼转头,见到是她,他看了眼腕表“还没回家快到补课时间了。”

林温抿了抿唇,小声问“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周礼问都不问,直接道“我为什么要帮你”

林温一愣。

鸡蛋灌饼做好,周礼接过,边吃边转身准备离开,林温一个跨步挡在他身前,周礼怕撞到她,一掌按住她脑袋顶。

林温身子晃了晃,仰头说“只是一个小忙。”

“大小都跟我无关。”

“我一直都没拆穿你,现在是要你帮一个很小的忙。”

“你在威胁我”

“你先威胁我的。”

“这么说你也知道我威胁你”周礼按着她脑袋,微微俯身,眼睛对着她道,“我也一直没拆穿你,我怕什么”

林温无奈,只能放弃。

她把脑袋从他手里挣开,大步走近摊位,对摊主道“我要一个鸡蛋灌饼,加火腿肠。”

周礼挑眉。

这一周多的时间,他对林温和林温父母多少有点了解,林温在二老眼皮子底下,休想吃到一点外食,尤其是这种卫生条件堪忧的路边摊。

周礼咬了口鸡蛋灌饼,说“你又打算造反了”

“又”这字带着微秒,林温装作没听懂,她没回头,脚尖踢了踢地面道“我爸妈今天出门有事,晚饭不在家里吃。”

“他们让你吃路边摊”

林温不吭声。

吃着鸡蛋灌饼回到家,林温去厨房,从柜子里拿出一碗一筷,往水龙头底下一浇,然后摆到沥水篮里,佯装出一副她使用过碗筷的样子。

然后搅了搅电饭煲里闷着的米饭,她饭量小,吃没吃过也看不出来。

周礼抱着胳膊,靠着厨房门,欣赏着她这套熟练的操作。

燃气灶上放着一只砂锅,林温掀开盖子,看见一锅番茄牛腩,突然想起来,她转头问周礼“你是不是喜欢吃牛腩只喜欢红烧牛腩吗,番茄牛腩吃不吃”

在火车上的时候,周礼问过她会不会做饭,特意提到了红烧牛腩,林温猜他爱吃这个。

周礼沉默,定定地看向她。

林温这人太好性,他惹她半天,她转头根本不记仇,还软乎乎地问他吃不吃番茄牛腩。

周礼有段时间没吃牛腩了,红烧牛腩是他母亲唯一擅长烹饪的一道荤菜。

“嗯,”周礼淡声道,“都吃。”

“现在要吃吗,要吃我给你盛一点。”

“好。”

“要不要再来点米饭。”

“来半碗。”

林温替他盛好饭菜,周礼坐餐桌上吃,林温先去卧室写一会儿作业。

周礼吃人手短,光盘后他问“说吧,你要我帮你什么小忙”

林温一愣“你答应了”

周礼敲手表“抓紧时间,别耽误上课。”

林温赶紧带他出门。

片刻,周礼黑着脸,拎着一袋五颜六色的小女生的玩意儿走出商店,嫌弃地把袋子扔林温怀里。

林温开心地抱住袋子“谢谢”

周礼插着兜,在夜色中迈步“回去吧。”

经过这晚,两人闲聊多了起来,他们还是互相捏着彼此的把柄,偶尔为点小事“威胁”对方。

林温这两年很少跟同龄人交流,小学时的朋友在初中后渐渐疏远了,现在她在班里没有任何朋友,周礼虽然比她大四岁,但到底刚高中毕业,身上仍有学生气,林温跟他聊天很自在,讲话欲日渐增长。

憋久了才会这样,显然平常没人跟她聊天,周礼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

有一回他闲来无事,看了看林温的书柜,发现她看书口味很杂,书籍有散文游记,也有奇谈怪志,甚至还有一排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周礼皱了皱眉,抽出几本心理学的书随意翻了翻,其中有本书的书名是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作者叫艾伦亨德里克森,书本开头几页,有段文字异常熟悉,正是林温掉落在火车的那张纸上摘抄的内容。

林温在忙着加工饰品,那些东西是让周礼买来了,但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数量多,她只有一个人,只能见缝插针地忙。

周礼转头看她,这些小玩意儿是她偷摸让他去买的,现在又独自加工了几天。

周礼说“把任务分下去,让别人帮你一块儿弄。”

林温低着头,一边动作,一边声音轻轻地道“不用,我自己就能搞定。”

过了一会儿,林温觉得房内过于安静,她疑惑地抬头,看见周礼正垂眸瞧着她。

林温问“怎么了”

周礼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这本书阖上,想了想,他问林温“你是不是很想交朋友”

林温一怔,干巴巴道“不想。”

周礼道“其实你要真想交朋友很容易,我保证你三天内就能交到一堆。”

林温停下动作,紧了紧手,期待地仰头,嘴巴却紧闭着,没有出声。

周礼拉开椅子坐下,说“不过得看你是想交虚情假意的朋友,还是真心实意的朋友。”

林温不解。

“虚情假意容易,用钱结交,或者同仇敌忾一样东西,或者一块儿着迷一样东西,能怎么迎合她们就怎么迎合她们,这种朋友的好处是来得快,坏处是以后你得随时等着被她们卖。”

林温张了张嘴。

“就你们班里那堆碎嘴八婆,也就配点虚情假意,你稀罕这种玩意儿”周礼看向她,“还是来点真心实意的划算,但这种朋友难得,有的人一辈子也找不到一个。”

林温知道周礼早猜出来她在学校的情况了,但这样的话她是第一次听人说。

要跟“碎嘴八婆”做朋友,想想确实没必要。

林温安静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眉眼渐渐温柔如水,她像讲悄悄话似的,很小声地说“噢。”

后来周礼给林温介绍了一个他高中时常用的外语交流的论坛,论坛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千种人有万种面孔,她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想认识人就认识人,不想认识人就把网关了。

林温很快就认识了一个叫zoey的女生,对方自称是中国人,如今在国外留学,刚刚大一。

转眼开学已经两周多,林温习惯了一周四次的补课,她甚至期待着每次补课的一个半小时。

周礼这几天日夜有点颠倒,起床是下午,他通常去外面饭店吃饭,到了晚上要去补课,下午那顿饭还没消化透,正餐吃不下,他随便买点面包垫两口。

林温看见问起,他随口说这是晚饭。

补课结束,晚饭包装纸落在了书桌上,林温拿起去扔,无意中扫到包装上的打折字样,再看日期,已经过期一天了。

周礼还没走,林温给他看包装纸,周礼从包里拿出三个同款面包,统统都贴着打折。

他买的时候没注意,吃都吃进去了,周礼无所谓道“没事,就图个便宜。”

他随口一句话,林温当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