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暮春之令 海青拿天鹅 4686 字 4个月前

陈氏看她神色无异,才放下心来。二人寒暄了一会,陈氏问她,「是了,你今日去乡中,是看缫丝?为何?」

说起这个,徽妍来了精神,「不瞒长嫂,我想将家中佃户缫的丝运到槐里去,那里的人善织素缣,两边合力,或可将价钱降得更便宜些。明日,我便到槐里去,问问那边的意思,若可说成,当是大善。」

陈氏对经商的门道并不十分懂,却知道这些日子,徽妍往府库中添了不少钱财,便也不再像先前那样疑虑不定。问了些枝节之事,陈氏叹口气,苦笑,「徽妍,你兄长昨日还与我说,你这般能干,只怕这弘农真无人可配。徽妍,女子嫁人乃是大事,家中虽有窘境,衣食却是无碍,你可切莫为这些事耽误了婚嫁才是。」

徽妍抿抿唇:「长嫂过虑,我如今横竖空闲,为家中做些事总无妨。」

陈氏听了,颔首,不再多说。

话虽如此,徽妍却有自己的想法。自从向司马家退婚之后,她想了许多。

她不是个喜欢沉溺於情绪的人,抛开失望后的伤心,最重要的事,便是将来怎么办。经历过几场说亲,徽妍对自己的境况已是十分清楚。她如今的家世和年纪,都已经不似当年在长安的时候,像司马楷那样得她喜欢,出身又好的男子,恐怕以后再也遇不到了。

其实,徽妍并不像母亲和长姊那样,觉得定要嫁出去才是正道。在匈奴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有生之年能回到家里,已经是上天眷顾,对於回来之后嫁什么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阖家上下为此烦恼,相比之下,徽妍却觉得,嫁不嫁,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人活一世,许多人追求的也不过是衣食不愁,无忧无虑,而她并不觉得嫁人是得到这些的唯一途径。

先前,她跟司马楷定了亲,王缪问她成婚之后是否还要继续经商。徽妍考虑过,司马氏那样的家族,世代官宦,定然不会让妇人碰商贾之事。徽妍打算着,在婚前尽量将西域贩货的路子定下来,交给曹谦操持,这样,将来就算自己嫁了人,家中也不会再陷入窘境。

而现在,她没了着落,便打算重新开始全心投入经商中去。

她不打算干干就收手。上次在长安见过李绩和赵弧之后,她就有了想法。素缣是个可长久而为的买卖,但照如今这般经营,是不行的。李绩或赵弧,谁有朝一日顺藤摸瓜找了来,与那些店家打通关系,便可轻易将这买卖从她手中拿走。她唯有将根基打得更深,才能防患於未然。

******

徽妍雄心勃勃,第二日一早,她就乘车去了槐里。

槐里离王家的家宅有些远,来回须两日才不至於匆忙,徽妍推说去槐里附近的二姨母家探望,戚氏才准许了。

徽妍到了槐里,先去见了里长,说清来意。她提出的条件不错,自己出丝,由槐里的人织成素缣,再由她买下,价钱虽是卖给收陕邑中商人的七成,却省去了采桑、养蚕、缫丝等诸多功夫,得的利其实却是多了。

「近年缯帛市价不起,我亦知晓乡人艰难。槐里素缣远近闻名,如此不振实为可惜。我此举,一来可保收,二来亦不妨碍农事,还望里长与乡人多加考虑。」徽妍道。

里长沉吟,虽也觉得好,却不敢擅自答应,只说要与乡人商议才好。

徽妍也不着急,客气地留了些礼物,说过两日再派人来问,便告辞而去。

当夜,她在二姨母的家中借宿。二姨母待徽妍一向很好,见她上门,欣喜非常。

「幸好你来了此处,」闲谈时,二姨母道,「若是今日回家的话,只怕路上要受阻。」

「为何?」

「你未听说?陛下在京畿巡视稼樯,今日正路过陕县。听说县邑中现在都是期门把守,出入诸多不便。」

徽妍愣了愣,讶然,「陛下?在陕邑?」

「是啊。」二姨母对她吃惊的样子有些好笑,摇头,「你们家,想来是在长安待久了,天子见得多,不知这乡邑中,天子驾临是多大的事。」

徽妍听着,有些晃神,忽然想到昨日在堂上,戚氏还问起了皇帝巡视稼樯的事。弘农也是京畿,皇帝会来,也在情理之中。

「你若得空闲,不妨到县邑中去看看,天子过道时,那人山人海,啧啧……」

徽妍听着,囫囵地应了一声,将话岔往别处。

二姨母说得对,皇帝的确驾临了陕县。

第二日,徽妍回家,在驿馆里歇息时,每一个人都在说皇帝的事。

「听说陛下也就二十多岁,尔等见到了么?」旁边的案席上,几个人正说得入港。

「怎见得到?那是御驾,垂着帘,旁边卫士手中的兵器亮得吓人,圣面岂是随便能见?」

「不是说巡视稼樯?垂着帘怎巡视稼樯?」

「啧,你这便不晓了,陛下生下来就是皇子,不曾耕种过田土,便是不垂帘,看一眼他便能知晓地里是好是坏?」

众人觉得有理,都笑起来。

「诸位,低声些!」馆人一边呈上膳食一边劝道,无奈摇头。

徽妍听着闲话,默默歇完了,再度登车离开。路上,吩咐驾车的家人莫走热闹的地方,反正时辰有的是,宁可冲些回家。

家人虽不解,还是应下。

徽妍一点也不想遇到皇帝。

当然,遇到也不会怎样。皇帝带着御驾出来,大庭广众,总不会像前几番见面那样随便。

但哪怕只是见到他的面,徽妍都会提心吊胆。不是他可怕,而是他总让人捉摸不透,不知道会突然做出什么事来。徽妍一点也得罪不起,还不如绕开,一了百了。

此番回家,时辰似乎过得很慢,日光透过车窗的影子变得歪斜了,才终於远远望到了王家的田土。

可到了一处路口,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徽妍正倚在隐枕上闭目养神,逢得这般动静,睁开眼。

「何事?」她问。

家人还未回答,只听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冒问足下,先帝太子太傅王兆故宅,在何处?」

这声音有几分耳熟,徽妍的心提了一下,忙撩开帏帘。

却见前面也有一辆马车,旁边跟着从人,而前方问路的人是……徐恩!

看到徽妍,徐恩面上亦是一喜,忙行礼,「王女君!」

「徐内侍。」徽妍忙下车,还了礼,心中犹疑不定,不禁将目光看向对面的马车,莫非……才抬眼,那车上的车帏也撩了开来,一人下车来。

是皇帝。

徽妍浑身僵住。

怔立片刻,她忙上前行礼,「拜见……」

「太傅家宅果然是清幽之处,教我等好找,是么,徐兄?」未等她说话,皇帝开口道,望了望四周,悠然掸掸衣袖。

徐兄……徽妍瞅向徐恩。

徐恩神色无奈,讪讪地看她一眼,答道,「正是。」

皇帝这才看向一脸复杂的徽妍,唇角弯了弯,一揖,「今日甚巧,幸会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