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富一点的人,穿的衣服是鹤氅,在宋时是鸟羽制成的裘,就是外套的一种。而穿丝棉的非富则贵,穿貂皮的已经不是富,直接就是贵了。
家里没个五品官,纵然你有钱也不敢穿。
打量完梁莘,那人一拱手:“曹阳,哥儿不是汴京人?”
“失魂症,梁莘。”
曹阳把汴京城中所有姓梁的都过了一遍,没感觉有什么大人物,但就凭梁莘穿貂,他也给梁莘几份面子。
曹阳说道:“名扬汴京城的师师姑娘,原先呢,哪家楼面请了师师姑娘前去,楼内生意就会非常好。现在呢,若没请到师师姑娘的楼面,这颜面上相当的难堪,汴京城七十二正楼,也是要分个高下的。”
“师师!!!……姑娘!莫非姓李?”梁莘震惊了。
依他对历史的了解,师师姑娘有两位,一位算年龄今年三十八,另一位现在才十一岁,不是应该在九年后出道,名扬汴京之后,遇上了徽宗赵佶。
曹阳被梁莘夸张的表情也是吓了一跳,冲疑一下还是回答道:“是姓李。”
梁莘马上说道:“我请阳哥儿吃酒,容我多听听。”
曹阳一副情绪不高的语气:“去我家楼面吧。”
两人正准备上马车,却见远处一小门打开,有个婢子探出头来,很快有一个中年书生飞快的跑到那小门处,钻了进去后,门又给关上了。
曹阳盯着,一副惊奇的表情。
教坊是属於礼部,其实是宫里管着的,是不允许宫外人进出的。
小太监梁忠小跑着过来:“那是教坊的角门,刚才进去的人是礼部太学正周邦彦。”
曹阳看着梁忠,此时梁忠只有十三岁,穿着普通书僮的衣服,却也看不出来是个太监,曹阳意外的是,这小家伙竟然懂的不少,而且能认出朝中官员来。
梁忠还在继续说:“少君,前些日子,他来咱府上送过礼,他职司卑微,没资格进门。”
梁家?
曹阳开始思考,汴京城内那个姓梁的权贵,敢称太学正职司低微。
梁莘这时开口了:“去打听一下,等我晚上回来告诉我。”
“是。”梁忠离开马车,小跑着就去了。
然后,也从角门顺利的进入了教坊。
曹阳心说:这梁家不普通。
梁莘冲曹阳施了一礼:“阳哥儿马车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好。”曹阳没再多想,示意家仆前面带路。
请教米芾书法的事情可以缓一缓,眼下对於梁莘来说,就象是重宝现世,无论如何也要先打听一下。
这可是李师师。
迷的赵佶七荤八素那位李师师。
曹阳的马车在前,梁莘的马车在后面跟着。
马车上,禇洪对梁莘说道:“那马车,曹家的。”
“曹家?”梁莘心说,刚才曹阳已经自报姓名,说是自己叫曹阳,这特别强调一句曹家是何意。
禇洪详细解说: